龙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南京年味│春节“最强氛围组”拉满年味浓度-龙8(国际)

南京年味│春节“最强氛围组”拉满年味浓度

发布时间:2025-04-17点击数:

  

南京年味│春节“最强氛围组”拉满年味浓度(图1)

  春节申遗成功,是对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全球认可。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一文化盛事里扮演着关键角色。

  截至2023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277项,其中歌舞类非遗丰富多样。

  每逢春节,南京的大街小巷总是被热闹非凡的歌舞表演点燃,历经岁月沉淀的春节“最强氛围组”,其发展历程贯穿古今,生动地展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与精神气质。

  南京人对“年”的重视,体现在整个正月都被当做是节日,老南京惯称为“正月节”。在这一个月里,南京各地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民俗歌舞表演活动。

  舞者们精心装扮,头戴造型各异的面具,身着色彩斑斓却又不失古朴的服饰,表演开始,激昂的鼓点响起,舞者们迈着刚劲有力的步伐登场。

  周边的男女老少早早地围聚在表演场地,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大人们则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在溧水的一些乡村,春节舞龙的传统由来已久。一条长长的巨龙由数十名舞者共同舞动,龙身用坚韧的竹篾扎制,再覆以鲜艳的彩布,龙头制作得栩栩如生,龙眼炯炯有神,龙须随风飘动。

  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舞龙者们默契配合。时而巨龙盘旋,仿佛在云海中穿梭;时而巨龙腾飞,展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

  舞者们腰间系着用竹篾和彩纸扎成的竹马道具,模仿着马的奔跑、跳跃等动作,翩翩起舞。舞蹈动作轻快活泼,舞者们还会边舞边唱一些民间小调。

  南京各区以舞龙舞狮为代表的非遗表演项目在春节期间热火朝天地展开,把年味拉到满格。

  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的骆山大龙是国家级非遗,有“江南第一大龙”称号,龙身长近百米,表演程序复杂,气势恢宏。

  浩浩荡荡的舞龙队伍在喧天锣鼓和高亢喇叭声中走村串巷,挨家挨户送福祈祥,村民和游客跟随舞龙队伍迎新纳福。

  江浦手狮舞流传于浦口地区,以竹片、麻布等装裱成狮子模样,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可群嬉。

  “噔噔噔……”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头头金色的雄狮在鼓点的指引下进退有度,时而翻腾起舞,时而穿梭打斗,惊险逗趣的手狮舞表演,赢得围观群众的满堂叫好。

  杨家抬龙出动时浩浩荡荡,铳炮响后、锣鼓齐鸣、喇叭高奏,红、白、黄三龙依次缓行,场面壮观极了!

  栖霞区的栖霞龙舞可追溯到明代,广场群龙舞表演时,大龙、小龙上下翻飞,气势雄浑 。

  栖霞龙舞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栖霞龙舞的龙是柴龙,每一节龙体中空,在其中放入灯光,夜间舞动起来便通体透亮、光彩夺目。

  long8官方产品推荐

  想象一下,春节、元宵期间,老少三代同台表演,骑着仿真大马灯“翩翩起舞”,是不是超有画面感?

  它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是流传千年的民间舞蹈。表演时阵法不断变换,俨如疆场驰骋,将战马演绎得栩栩如生,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

  在南京的老城区,春节期间总能听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数九歌》便是其中之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老人们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边晒太阳一边哼唱着这首古老的歌谣。孩子们则围坐在旁边,跟着长辈们一句一句地学。

  long8官方产品推荐

  在秦淮区的一些老街巷,邻里之间常常会在春节期间互相传唱。这简单的歌词,不仅是对冬日气候的生动记录,更成为了连接几代人春节记忆的纽带。

  除了这些,南京还有独具特色的“高淳送春” ,送春也叫唱春、颂春,每当新年伊始、春回大地之际,送春人就敲锣打鼓走乡串户,唱故事、颂吉语,为人祈福,以示一年吉兆。

  唱词内容丰富多样,有祝福新年吉祥如意的,如“春锣一打响连天,我把祝福送面前,一祝老人添福寿,二祝孩童笑开颜” ;也有讲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其曲调质朴且朗朗上口,在高淳地区的春节期间,为家家户户带去了节日的喜庆和祝福。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在春节期间,也有不少应景的白局曲目。例如《过年歌》,歌词中详细描述了南京人过年的各种习俗。白局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说唱结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极具南京特色的方言展现出来。

  这些歌舞类文化项目,是南京春节文化的生动表达,也是春节申遗成功的有力支撑。

  岁月悠悠,极具南京特色的春节歌舞文化在民间力量的坚守下延续至今,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高淳区的固城中心小学就开设了高淳跳五猖兴趣班,邀请当地知名的跳五猖艺人定期授课。孩子们认真学习跳五猖的动作和步伐,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不仅传承了这一古老技艺,还激发了更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双塘街道“弟子规”学堂开展的“南京白局说唱”活动上,参加表演的孩子们换上统一的衣服,拿上红灯笼道具,在来自南京报花名白局曲艺团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排练着白局节目。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下,南京春节歌舞文化在传承同时拥抱创新,绽放出全新活力,融入现代生活潮流。

  南京白局不断创新作品,南京白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夏天运用的创新曲目《我们的节日·金陵好时节》,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及南京人文为背景,运用传统白局和现代说唱技巧,融入流行音乐元素,配合声光电效,让习惯了传统白局的观众大开眼界。

  去年,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舞龙表演走红网络。游客穿着各式各样的玩偶服装,扮成火烈鸟、长颈鹿等各种动物,有序地舞动手上的长龙。

  夫子庙春节灯会,一边是传统舞龙舞狮,热热闹闹,年味直接拉满;另一边是结合现代光影技术的歌舞秀,加入了灯光音效科技元素,龙身闪烁霓虹,舞狮配合动感音乐节奏,传统歌舞文化在新时代瞬间“回春”。

  在春节申遗成功的推动下,南京的春节歌舞类非遗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歌舞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赛道上一路狂奔,在时代浪潮中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这个春节,不妨走进南京的街巷,亲身感受这份文化魅力,唤醒记忆中的年味“DNA”。

  为了记住那些满载喜悦、寓意吉祥的年俗传统,我们发起『我的春节记忆』征集活动,您可以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下您捕捉到的春节瞬间,或畅谈您记忆中最难忘的过年经历。

  是守岁时的趣事?还是烟花下的许愿?又或是一碗软糯的元宵、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这些都是组成春节记忆的重要部分。

售前咨询:0760-2332 0168  
售后客服:400  830  7686



1998~2024,今科26年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服务

立 即 注 册 / 咨 询
上 线 您 的 网 站